News

点击选择栏目

2017.02.24

【创基金&余杭融】之“中国传统手工艺材料图书馆”公益项目挂牌仪式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从古至今,杭州都是一个凭借美景而闻名的宜居城市。

她有西湖的秀美、灵隐寺的神秘、钱塘江的磅礴……

然而,总有一些魅力因为各种原因被人们忽略、遗忘。

一座传统手工艺图书馆的出现,将充当唤醒人们记忆的使者;

那些尘封在时光记忆中的原材料、

手工艺等传统艺术文化,

正在揭开它们神秘的面纱……

2017年2月18日,创基金理事林学明先生、陈耀光先生、秘书长冯苏女士及中国美术学院副院长杭间先生,受邀参加由杭州市余杭区融当代艺术设计中心主办的创基金公益资助项目之“中国传统手工艺材料图书馆”项目挂牌仪式。

创基金作为该材料图书馆的独家公益支持机构,由出席代表林学明理事、陈耀光理事及冯苏秘书长为本场活动依次进行致辞,并进行现场授牌仪式。同时对创基金资助此次图书馆项目进行了总结与展望。中国美术学院副院长杭间先生,作为创基金专家顾问,对创基金与图书馆的起源进行了发言。二月的杭州,春风萧瑟,伴随着雨后的冷冽,但是活动现场浓厚的学术氛围,带动了场内的热情。来自全国各地的艺术家设计师以及莘莘学子,都被现场的展品所吸引。同时,主办方还邀请到台湾著名学者黄永松老师,以传统手工艺材料为中心,展开学术分享。


创 · 融起源

在浩如烟海的传统文化中,传统手工艺独树一帜,它包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和历史,传统手工艺的兴衰不仅反映出一个民族文化的演绎过程,更反映出今天现代化的文化变迁中一个令人忧虑的事实。随着现代工业的冲击和观念的变化,我们的传统正在离去,延续几千年的文化和生活正在慢慢消失,民间传统手工艺日益消退,但传统手工艺是民族文化中的宝藏,是千百年来民族文化极具特色的部分,是一个民族的智慧与灵魂的体现,理应得到保护、发展和弘扬,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该项目与创基金的宗旨及使命不谋而合,也奠定了创基金关注和支持“中国传统手工艺材料图书馆”的基础,体现了传统手工艺材料的无限魅力。

创基金与图书馆项目的渊源,要从去年的创基金项目征集说起。图书馆的数据库建设以及传统材料的搜集与展示,对于传统文化以及设计领域都是具有巨大意义的。在创基金众多的公益项目中脱颖而出。创基金很有幸能够对这样有意义的项目贡献出自身的力量。


创 · 融此刻

当日的杭州,带着春雨之后的料峭,稍显寒冷的风,却并不能减少现场观众的激情。众多设计师与艺术爱好者们慕名而来,现场浓厚的艺术氛围,渲染着创基金与余杭融图书馆的精彩时刻。


勿忘初衷·方得始终

活动开场,由主办方代表张雷讲述图书馆的职能以及未来的考察规划。其中,张雷提到自己坚持传统材料收集的初衷,源自于自己的民族情怀。留学生涯给他带来了开阔眼界,也让他作为一个中国设计师,被冠以了中国的独特地域性,骨子里的情怀被激发,到最后回归中国,回归杭州,回归余杭,他始终坚持着自己作为一个余杭设计师的情怀,中国的传统材料需要被世人所知,这也是他坚持下来的初衷。

主办方代表张雷进行开场演讲


创的宣言·众志成城

活动中,创基金理事林学明先生为此次活动致辞,讲述了创基金的创立初衷以及目前创基金的运作状况。其中,林学明理事针对此次创基金对材料图书馆项目资助的起因和项目的持续合作做了详细的介绍。

 “中国传统手工艺材料图书馆”项目,在2016年参加了创基金第二期公益项目征集活动,经过行业不同领域专家委员的评审和创基金理事会的慎重考量,最终从20多个项目中脱颖而出。对于这样有文化沉淀、能助力行业发展的项目是符合创基金宗旨的,创基金将持续三年资助传统手工艺材料图书馆。

创基金希望通过帮扶优秀项目,能更进一步地传承和发扬中华文化,回报行业,回馈社会。我们也希望,项目的材料考察团队,能再接再厉,做好基础调研工作,抢救整理传统手工艺,传播知识,共享成果,向设计师提供服务,带动传统手工艺的活化与转型升级。


创基金林学明理事现场致辞


创与传承·无限可能

创基金理事陈耀光先生也在现场进行发言。作为一个杭州人,作为一个爱好诗意的设计师,他认为,生命的美好以及艺术的魅力就在于那一份智慧与执着,并对这一项目的发起者团队表达了无比的钦佩。这样一个图书馆,使大家都坚持着一个信念,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赞颂与传承,正因为这样一些人的坚持,才能够影响更多的人,才能够将这眼前所看到的一切有关艺术的物品,被世人所知。正所谓“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大家共同致力,必然不同凡响。

创基金陈耀光理事现场致辞


见证时刻·授牌仪式

 现场,由创基金两位理事为主办方代表张雷进行授牌,这一刻的携手,不仅预示着创基金与余杭融的携手,更预示着今后创基金对于中华传统文化传承的坚定决心,这一座里程碑,将为今后创基金的公益支持,写下一个美好的开端。

意义非凡的授牌仪式


文化传承·携手同行

中国美术学院副院长杭间先生从材料、创基金、余杭融三个关键词为出发点,展开发言。

杭间先生作为中国美术学院副院长以及创基金专家顾问,他认为,今天的传统材料图书馆,必定能够鼓励设计师运用这些手工艺及材料做设计。用材料搭建手工艺人与设计师的合作平台,推动手工艺人与全球设计师合作创作全新作品,带动传统手工艺的活化与转型升级。这是一个公益项目,这将是第一个“中国传统材料图书馆”。

言论中,他感怀创基金的公益之心,欣赏主办方的情怀初衷,并对今后的中国设计发展寄予厚望,如同创基金与传统材料图书馆的结合,希望今后的设计师,都能够在传承中寻求创新,却不失灵魂。

中国美术学院副院长杭间先生现场致辞


公益助力·设计未来

听完了杭间先生的情怀以及对中国设计界的期望,创基金秘书长冯苏女士也有感而发,向现场观众介绍了创基金的公益道路,对创基金公益资助的图书馆项目进行了总结。

自2016年“中国传统手工艺材料图书馆”项目立项以来,项目团队已经举办了10余次大型分享会,将他们调研见闻——11个省市近80几种材料和手工艺研究成果与社会分享。过程中,秘书长代表创基金感谢余杭融设计图书馆团队,对中国传统手工艺材料进行持之以恒的研究,在调研过程中追求突破,无私地将成果展出、将数据呈献给全世界的设计师使用,并向现场的老师、设计师朋友们介绍了创基金的公益项目以及创想学堂B计划等项目征集信息,真诚地希望能为行业内更多的、具有意义的项目提供公益支持, 鼓励大家踊跃报名。


艺术分享·布匹与竹

主办方还邀请了《汉声》创始人黄永松老师讲述了他的考察经历,从“布匹与竹材”作为话题,阐述了古代诗人对于材料的理解与赞美,以及他们深入手工艺村落深处的考察,细致,详尽,透彻的分析了不同地区的材料和珍贵的工艺,传达了一种刻苦钻研,潜心研究,发扬传承的精神。

黄永松老师现场进行专业分享


创 · 融未来

最后,全体嘉宾在图书馆挂牌墙前进行揭牌,到场观众纷纷合影,为当天的活动划下一个圆满的句号。这次的挂牌标志着From余杭融设计图书馆全国范围考察的新的起点,也是创想公益基金会阶段项目支持成果的展示。

如同公益事业一样,传统艺术文化的保育也是一项需要社会共同认识、共同参与的工作。未来,创基金将秉承自身的公益使命,携手更多有关传统艺术文化的优秀项目,共同助力中国手工艺的传承与发展!

转载声明:

本站作品版权皆为作品作者所有。
本站内容均为本站原创或编辑,如需转载请务必提前通知本站并以超链接形式注明内容来源。
本站内容欢迎分享,禁止商业转载。

相关资讯

2023(第九届)设计创想论坛完美收官!

2023.11.27

笑声与善意:治愈心灵的良药

2023.11.08

助力计划丨支持前沿设计创新奖,开拓设计与创新教育的最前沿

2023.09.28

祝贺创基金荣登2022年度深圳慈善捐赠榜

2023.09.26

创想实践营丨让设计不再停留于纸上

2023.08.18

创想实践营丨我们从“心”出发啦

2023.07.08

创想实践营入库2023年首批鹏城慈善项目库

2023.07.05

创想实践营∣展厅里的小课堂:材料与工艺

2023.06.14

深圳市创想公益基金会x厦门国际石材展:《设计材料—石材研学》项目正式发布!

2023.06.05

创基金加入飞书公益计划,让我们“益”起飞

2023.05.24